關鍵詞 |
設備保溫,保溫安裝,朝陽保溫,保溫彎頭加工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保溫材料應具有熱導率小〔不超過3兆瓦/(米·開)〕,吸水性低,機械強度較高,在使用溫度范圍內不變形、不變質、可燃性小、不腐蝕金屬,易于施工成型和成本低廉等特點。無機保溫材料。常用的有泡沫混凝土、礦棉、石棉、玻璃棉、蛭石、硅藻土、膨脹珍珠巖以及巖棉等。有機保溫材料。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,如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等已在供熱管道上使用。這種保溫材料熱導率小、耐腐蝕性好、吸水率低、質輕、強度大、加工成型簡單,但耐溫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。
伴熱保溫:對于原油,尤其是高凝油、超稠油等特種油管線,為了滿足工藝要求,需外供熱源,維持管線溫度。常用的方法有:伴熱管伴熱保溫。視工藝管線管徑大小、散熱程度等因素,采用一根或多根伴熱管,常用的熱介質有熱水、蒸汽、導熱油等。電熱帶伴熱保溫。根據管線散熱量及工藝要求選擇電熱帶型號、規格。電熱帶有恒功率型及恒溫型兩種,采用何種視具體情況而定。工頻電集膚效應伴熱保溫。對輸送距離較長的高凝油、超稠油管線,宜采用工頻電集膚效應伴熱保溫。
比其他過去常用的保溫管道材料低得多,保溫效果提高4~9倍。再有其吸水率很低,約為0.2kg/m2。吸水率低的原因是由于聚氨酯泡沫的閉孔率高達92%左右。低導熱系數和低吸水率,加上保溫層和外面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鋼保護殼,改變了傳統地溝敷設供熱管道“穿濕棉襖”的狀況,大大減少了供熱管道的整體熱損耗,熱網熱損失為2%,小于國際10%的標準要求。
根據所用保溫材料的形狀和特性的不同,其保溫方法也不一樣。對于預制保溫瓦、保溫管殼采用綁扎法保溫,即用鍍鋅鋼絲把保溫瓦捆扎在管道上;而對于粉末狀或散狀材料,則采用涂抹法保溫。保護層設在保溫層的外面,主要是保護保溫層不受機械損傷。保護層所用的材料有玻璃絲布、瀝青油氈和石棉水泥等。玻璃絲布直接纏在保溫瓦或保溫管殼的外面,隔一定距離(150~200mm)用鍍鋅鋼絲或打包鋼帶捆扎。